财经知识

价外税和价内税的区别是什么?

时间:2024-04-29 10:20:07 浏览量:

价外税和价内税是我国税制两种不同的定价方式。价外税即指卖方在售出商品或提供服务时,将价格中所含税费拆分出来,写在发票上,以便计算税款,叫做“价外税”,也叫“税率外置”。而价内税则是指卖方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,将其所含税费结合于售价中,如买方承担买卖双方的税款,其售价即为含税价格,也叫做价内税。从两者基本特点上来说:

1、价外税和价内税都是将销售税额收取的一种方式,只是收取方式不同而已。价外税在发票上单独显示税费,以便计算税款,购买者可以通过税前价格和税率计算出税后价格;而价内税却是将税费结合于售价中,以便计算税款,不需要计算了,但买家看到的价格是含税价格。

2、价内税法实施后,政府和企业分担税费的形式也不同。在价外税法下,买方全部承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税费,而卖方仅承担计算税款的责任;而在价内税法下,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分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税费,只是比例不同罢了。

总的来说,价外税和价内税的主要区别在于:买方支付的价格不同,买家是否要计算税款也不同;买方和卖方分担税款的方式也不同。实施价内税法,相对于价外税法来说,可以更好地控制税收不平等的问题,减少营商环境的不公平,从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。

拓展知识:

价外税和价内税法都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,将财政税收写入发票或内置在价格中都会使价格提高,这会使买方产生更大的经济负担。为了维护买方的合理利益,我国实施了税负单一化制度。即大多数税种实行价内税,消费税和部分特殊产品税种实行价外税,以使得负担最小化。